第3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

来自远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罗甘莓小说www.jgkaisu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秦璟出现在城头,秦军士气大振,连城内的流言都少了许多。
  
  经过一次试探,汉军和秦军都对对手的实力有了清楚认识,汉军收起轻敌之心,严格按照桓容的命令,实行围城之计。
  
  秦军严守城头,纵然汉军高挂免战牌,也时刻不放松警惕。
  
  经过一场大战,双方陷入对峙。
  
  汉军顿兵长安城下,一围就是两个多月。
  
  期间,桓嗣率兵拿下雍州,防备秦玖和秦玚的大军。
  
  桓容采纳贾秉和郗超的建议,每隔数日便派兵做攻城状,并不实际进攻,却让守军的精神更为紧绷。
  
  同时,汉军斥候四出游弋,切断长安同外界的所有联系。
  
  至八月中,战事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,桓容变得有些焦虑。
  
  桓汉不缺粮,但三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可观,出兵以来,消耗的粮秣已是天文数字。纵然家底丰厚,也渐渐开始感到吃力。
  
  秦军同样焦虑。
  
  城内存粮见底,守军从每日两餐改为一餐,由蒸饼改为稀粥,压根吃不饱。
  
  战斗力再强,体质再好,也扛不住如此煎熬。
  
  无需多长时间,只要再多十几日,城中的谷麦即将告罄。
  
  将士饿着肚子没法打仗,百姓面临饥饿,一样坚持不住,总要为自己寻条生路。届时,不用汉军攻打,城内就会出现不稳。
  
  汉军在城外焦虑,秦军在城内煎熬,彼此的日子都不好过。
  
  临近八月底,北地依旧少雨,显然又是一个灾年。
  
  大旱之年屡有蝗灾,九月初,忽有飞蝗自东而来。
  
  换做寻常,见到蝗虫过境,百姓必定恨得咬牙切齿。如今则不然,不只是交战双方,连城内百姓的眼睛都绿了。
  
  飞蝗铺天盖地而来,汉军、秦军和长安百姓张网举盆,使尽浑身解数,就为多抓些“口粮”。
  
  雁过拔毛,虫过留腿。
  
  不留下所有也要抓住大半!
  
  临近秋收,南地虽然遇灾,粮食出现减产,依靠之前的储存,支撑一段时日总没有太大问题的。然而,能多一条“筹粮”的途径的总是好的。
  
  城内的将士和百姓更不用说。
  
  尝过饿肚子的滋味,包括之前闻蝗色变之人,都陆续加入捕蝗的队伍。
  
  蝗虫嗡嗡而来,所过之地寸草不生。
  
  路过长安时,变故陡生,队伍突然少了一大截,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从半空截断。与之相对,城内城外同时飘散焦香,堪谓奇景。
  
  如果蝗虫有思想,肯定会为自己掬一把辛酸泪:自己吃点粮食算什么?这些两条腿的才是真正狠呐!
  
  蝗虫数量终归有限,并不成完全代替军粮。
  
  九月中旬之后,长安缺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,虽不至于断炊,形势也是日渐严峻。
  
  就在这时,桓容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。
  
  雍州突然送来飞报,朔方等地的秦军大举调动,恐有南下之意。
  
  不等召集众文武商议,忽听宦者上禀,有一支西河来的队伍,领队之人自称秦钺,请见桓汉天子。
  
  西河?
  
  秦钺?
  
  桓容动作一顿,诧异的抬起头。
  
  如果他没记错,来人应该是秦玖长子,秦璟的侄子。
  
  长安围攻不下,边界秦军又开始调动,秦钺这个时候来,究竟所为何事?
  
  “陛下,其意如何,总要见一见才知。”贾秉和郗超都已闻讯,联袂来见,请桓容暂且放下其他,先见秦钺一面。
  
  “也好。”
  
  桓容点点头,命人掀起帐帘,请秦钺入内。
  
  秦钺从西河赶来,随行仅百人。敢闯桓汉大营,足见其胆识过人。
  
  少年身姿挺拔,一身玄色长袍,并未戴冠。仅是舞勺之年,眉眼之间已暗藏凌厉,周身隐隐有煞气萦绕。
  
  见到秦钺,桓容表面真定,心中却吃了一惊。
  
  无他,秦钺和秦璟实在太像。看着眼前的少年,仿佛在看十几年前的秦玄愔。
  
  “见过陛下。”
  
  见到桓容,秦钺同样有些吃惊。不过,想到叔父之前所言,又觉得桓汉天子本该如此。
  
  行礼之后,秦钺取出怀揣的书信。
  
  立刻有宦者上前,郑重接过书信,呈送到桓容手边。
  
  “钺之来意,尽在信中。”
  
  桓容展开书信,从头至尾看过一遍,见到落在末尾的秦国太后印,以及秦玖秦玚等人的私印,神情未见轻松,反而更显凝重。
  
  “真如信中所言,秦氏大举调兵是为何意?”
  
  秦钺不见紧张,正色道:“陛下有疑,实乃情理之中。然事情未定之前,秦氏又如何能够相信,陛下会点头答应,真正放人?”
  
  少年未过变声期,声音有些沙哑。
  
  说话时语调没有太大起伏,却暗藏威胁之意。
  
  如果双方达成协议,桓容点头放人,秦氏自然会履行承诺。如若不然,边界守军大举南下,两败俱伤在所不惜。
  
  听出话中威胁,郗超眼神微变,贾秉面露兴味。
  
  桓容微微挑眉,问道:“不怕朕杀你?”
  
  秦钺朗笑出声,道:“陛下大可以试一试。”
  
  帐中突然陷入沉默。
  
  桓容看着秦钺,明明该发怒,却偏偏生出一股佩服。
  
  “秦氏郎君,果真名不虚传!”
  
  “陛下过誉。”秦钺收起笑容,继续道,“来之前,钺曾得大母和大君之言,见到陛下,需当面言明,只要陛下肯点头,放回几位叔父,秦氏即刻退出边州,永镇漠南。只要一脉尚存,不容外族踏入华夏半步!”
  
  少年的声音铿锵有力,犹如一记重锤,狠狠砸在在场之人的心头。
  
  “秦氏祖训,守汉土,卫汉民,驱逐贼寇。”
  
  “今日出长安,秦氏再不入中原半步!”
  
  这是承诺,也是誓言。
  
  以寻常眼光来看,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口出此言,未免有几分儿戏。然而,秦钺是秦玖的长子,秦策的长孙,未来的秦氏家主。
  
  他发下的誓言,足以代表整个秦氏。
  
  “秦氏可以没有钺,漠南不能没有叔父。”见桓容神情松动,秦钺继续道,“陛下当知,漠南驻有近万胡骑,叔父在,他们自可为利刃,如臂指使。叔父不在,这把利刃将朝向何方,无人能知。”
  
  帐中再次陷入沉默。
  
  良久,桓容拿起书信,从头至尾看过两遍,颔首道:“请郎君暂留营中,朕明日予郎君答复。”
  
  “多谢陛下!”秦钺起身行礼,道,“如陛下允信中所言,还请下诏。诏成,钺自会往城下,劝守军打开城门。”
  
  桓容点点头,不假他人,由贾秉为秦钺带路,引他往营中休息。
  
  未几,桓容升帐,召集群臣,就秦氏提出的条件进行商议。
  
 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,最终,多数人赞同与秦氏交换。
  
  “秦氏退出中原,放人又有何妨?”
  
  “秦帝当世英雄,秦氏郎君武功盖世,陛下能放其北归,必为世人称颂。”
  
  纵然为交战双方,桓汉将士对秦氏仍存敬重之意。
  
  更重要的一点,秦氏扎根北地多年,哪怕秦策登基后屡行昏招,秦军驱逐贼寇,恢复汉土,守卫百姓的功绩不容抹煞。
  
  能留下秦氏兄弟性命,对桓汉在北地收拢民心,未尝没有好处。
  
  如果秦氏违背诺言,亦有方法应对。不过,以秦氏的家风和历代所行,连贾秉和郗超都不怀疑,他们必然会履行承诺。
  
  诸事定下,帐中文武陆续散去,桓容亲笔成文,落下天子金印。
  
  翌日,秦钺再入大帐,看过诏书,以大礼谢桓汉天子。
  
  等到少年起身,桓容开口道:“此事传出,恐有小人讥秦氏贪生。”
  
  尤其是促成此事的秦钺,更会被鬼蜮之人揪住不放。
  
  这些人不会念及秦氏的功绩,只会牢牢抓住一点无限放大。
  
  “无妨。”秦钺不以为意,显然早有准备,“叔父为天下舍命,钺为叔父弃名又有何妨?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